肛周脓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口罩依旧,疯狂不再
TUhjnbcbe - 2023/6/13 21:04:00
北京最专业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燃财经(ID:chaintruth)原创

作者

薛亚萍

编辑

杨洁

1月12日,河北省通报,为防止疫情输出,对石家庄市、邢台市、廊坊市全域实行封闭管理,人员、车辆非必要不外出。此外,黑龙江、辽宁、北京等多地散发病例也不消停,不时有地区上升为中高风险区。全国各地也纷纷强调春节减少出行、原地过年。一时之间,疫情防控形势又紧张了起来。

一年之前,疫情刚发生时,全民“抢”口罩的狂热仍然历历在目。在淘宝公布的年度十大商品中,口罩赫然在列。在年间,共有75亿人次在淘宝上搜索了“口罩”这个关键词。

在年初,口罩的销量再次迎来了增长。但现在,我们不必再“抢”口罩了。在日前比亚迪的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说,疫情期间比亚迪口罩日产量最高达到1亿只,“今年过年不怕没口罩用了”。

燃财经发现,在各大药店以及电商平台上,口罩的供应量和价格都很正常。就连嗅觉灵敏度第一的微商,也在朋友圈销声匿迹。

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口罩行业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起伏。疫情突发初期,口罩的需求量大增,各地订单供不应求,口罩“造富”神话每天都在上演,这也吸引了大批人开始扎堆进入这个行业,从制造业巨头到中小从业者,形成了一股口罩生产“飓风”。

曾经,用口罩赚钱就这么简单:购买口罩机和原材料,找一个场地,请来工人,一个口罩厂就成立了。一位从业者说,在前期,口罩厂的资金投入只需要一周,甚至三四天就可以回本。

但口罩致富的“*金期”仅维持了几个月的时间。随着国内产能的提高,口罩开始供不应求,一批“半路出家”的小型工厂又纷纷倒下。口罩机等相关设备和喷熔布等原材料的价格,也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回归正常。

老牌口罩厂、相关概念上市公司和制造业巨头,成为这个行业内留存的赢家。一年的时间,可以洗去一批淘汰者,也可以成就一个全新的“全球最大量产口罩工厂”——比亚迪成为了年口罩业的大赢家。

一位接近比亚迪的人士称,在年,口罩成为比亚迪的三大业务之一,另两个是代工和汽车,“保守估计,比亚迪的口罩营收为数百亿元。因为,比亚迪是口罩出口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不仅仅是国内口罩供应充足,我国还成为全球供应口罩的重要供应来源。年12月的数据显示,我国已经为全球提供了超过亿只口罩,全世界人均30只。

小小一方口罩,承载了人们在过去一年内太多的复杂感情。直至如今,甚至可能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将仍然是每个人都无法离开的必需品。但国内的口罩行业,却不会再重复一次一年前的“疯狂”。

工厂倒下时,库房里还有万只口罩

年的春节将至,赵修准备回一趟老家,和自己的合伙人清算一下口罩厂股份的事情。此时,距离他们的口罩厂成立,恰好过去了一年时间。

赵修是年初,以为自己抓住了口罩业的“风口”那批人之一。那是一段“魔幻”的时期,无数口罩制造厂纷纷涌现,价格狂涨,不用担心销量,但很快又归于平静。赵修粗略算了一下,到现在为止,他自己还差不多有一百多万元的亏损。“这一年,就仿佛坐上了过山车一样。”他感叹。

年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在西安老家过年的赵修,接到了自己结识的一位“老大哥”陈川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告诉赵修,现在市面上对于口罩的需求非常大,“好机会”来了。这和赵修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一拍即合,赵修持股40%,陈川持股60%,一家口罩工厂就这样成立了。

赵修对这一行是有些经验的。在疫情之前,口罩并不是什么赚钱的行业,他之前在一家从事环保行业的西安当地企业工作,主打的产品是空气净化器,防雾霾口罩是辅助产品,赵修认识的合作代工厂只有两条口罩生产线。但这对他们而言,已经是难得的资源了。

当时KN95口罩的需求还没有后来那么大,因此赵修最初瞄准的是民用一次性口罩。从一开始,他觉得代工厂的两条生产线产能不够高,“一天只能生产2万只口罩不到”。于是他们索性花了万元,自己新上了一条生产线。

口罩机成为了暴利产品。新上了生产线的赵修,首先面临的就是采购口罩机的问题。他们到处找人,最后花了一台70万元的价格才买到。

口罩的相关产业链,在年初也集体迎来了价格的暴涨。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在年4月左右,一台全自动的KN95口罩机的现机从原来的每台80万元,涨到了万元;半自动的KN95口罩机的现机价格也从过去的几十万元涨到了万元。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天津的口罩鼻梁条供货工厂,原来每公斤7元的产品价格,但在年2月之后的一两个月内,价格不断上涨。“最高曾经一度涨到了40元/公斤,还供不应求。”

李彤所在的公司做的是金属制品外贸生意,也在年2月第一次接到了口罩鼻梁条的生意。订单来自一名韩国客户,一次订了18吨,最终的外贸价格达到了12-13元/公斤。

同样水涨船高的还有人工费用。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加以防疫等因素,懂技术的工人,可谓“一人难求”。“当时给我们调试口罩机的师傅,一天收费元,还不能还价,不答应马上就走,人家才不会等你,一天到晚电话接到爆。以前正常的价格,一天付元钱就可以了,后来是随便修修,半天就要元钱。”赵修抱怨说。

在那时,一位普通的口罩机调试工人,几天功夫都能赚个五六万元。

赵修自建的生产线还是很快搭建了起来,最高峰的时候,它和代工厂的产线合起来,一天产量能达到20万只口罩。赵修说,那时一天他们工作将近20个小时,工人和机器基本上都不休息。

也正是这段时间,口罩价格也上涨到了一个离谱的水平。在市面上一“罩”难求,以前几毛钱的的普通口罩,甚至也能被卖到5元一只。

赵修的工厂生产的民用口罩,成本基本在1毛钱左右;在利润最高点,一只口罩的出厂价可以卖到八毛钱。“那会儿,一天就能挣个一二十万元。”

即使是他们这样“小打小闹”的厂子,也不愁订单。在口罩生产厂紧缺的情况下,在年2月,赵修的工厂还被当地发改委列为防疫性保障企业,也有了定点供应对象。“这是我们的高光时刻。”赵修说。

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高光时刻”,仅仅持续了一个月,就迅速消逝了。

和他们一样,一批中小口罩企业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成立。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在年2月,仅当月口罩相关企业注册量就达到家,环比增长了.19%。

大量的口罩猛然涌入了各地市场。市场监管开始严格控价。在赵修所在的西安,“市场监管越来越严格,按原来的高价都已经走不掉了。”

而给了赵修们致命一击的,则是制造业巨头们的入场。

年2月初,比亚迪宣布高调转产,进入口罩生产行业。2月中旬,比亚迪口罩开始进入市场,逐渐攻占市场。根据媒体报道,到了3月份,比亚迪已经可以每天生产万只口罩,相当于全国产能的1/4。

此外,包括格力、富士康、OPPO、三枪内衣、红豆服饰、水星家纺等制造企业,也纷纷宣告加入口罩生产大*。

“你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到现在,赵修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惊讶,“风卷残云,太凶猛了。一夜之间,好像整个市场都不缺口罩了!”

到了年3月,由于市场供应量加大,加上监管控价,赵修的工厂已经基本上没什么大的利润可言。他在从事环保行业时积累了一些渠道,但在大厂入局后,他才发现,双方的议价能力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很多订单已经完全接不到了。

赵修开始自救。他们一度转产KN95口罩,目标瞄准了当地的医疗机构,也曾成交过一个5万元的订单。但是很快他们发现,当这些机构传统的供货渠道供给不再紧张时,他们也就失去了竞争力,“大厂可以把从口罩到防护服,一次性全部给到位了。”

不甘心的赵修尝试去走KN95口罩的外贸渠道。为了销售,他给工厂陆续招了15个业务员。在疫情期间,人力成本昂贵,赵修豁出了血本,给业务员的底薪都开到了元左右。其中一个组长,甚至底薪达到了1.5万元。

但外贸并不是中小口罩厂商们的救命良药。口罩出口海外需要申请相关的医疗认证,如欧盟的CE认证和美国的FDA认证。年4月之后,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医用口罩等医疗物资出口实行出口商品检验,很多原本生产民用口罩的厂家由于没有取得相关证书,无法通过海关法检出口。

赵修的工厂当时接到的最大的外贸单子,也就是万只的量。同时他们也拿不到欧盟的认证。

年4月,陈川再一次找到了赵修。“不干了。这个事儿咱们做不了了。”而赵修清楚地记得,就在几天前,媒体还刚刚报道了“比亚迪获得美国加州近10亿美元的口罩订单”的消息。

停产的时候,他们的工厂里还有多万只一次性口罩、多万只KN95口罩。口罩机被拉到了厂子位于江西的库房,直到现在还存放在那里。工厂加上设备、人工、场地、原材料等,赵修算了下,他们当时一共亏损了三四百万元。

如同赵修的工厂一样,大批“半路出家”的中小口罩企业在年上半年,迎来了洗牌。根据媒体报道,安徽一小镇在疫情期间曾经一度涌现上千家口罩厂,但到了年5月,已经有八成口罩厂停产,面临无订单、无销售的窘境。

比亚迪的新“现金牛”

在这波口罩生产浪潮中,制造领域的上市公司们并未缺席。但无形中成为了这个领域内最大赢家的,还是比亚迪。

尽管比亚迪如今已经不太愿意对外聊起自家的口罩业务,但仍不妨碍它以短时间内实现的高量产能力,成为了全球最大口罩制造商之一的事实。一度比亚迪口罩的“风头”甚至盖过了它的汽车相关业务。

在年2月,比亚迪入局口罩市场。据了解,当时比亚迪是由王传福亲自带队,携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池、轨道交通等事业部12位一把手,调集了名技术人员投入设备研发、测试,在3月份已经达到了日产万只口罩的能力。到了5月,据媒体消息,比亚迪已经建成了条口罩生产线,日产量达到了万只,平均每秒钟有只口罩从比亚迪工厂下线。

在年,口罩也成为比亚迪“现金牛”业务之一。

据了解,比亚迪口罩是由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承担,而比亚迪精密制造隶属于比亚迪电子。根据比亚迪电子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实现营收85.64亿元,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了69.44%。

口罩为比亚迪赢得了多项大单。年4月12日,软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正义透露,软银和比亚迪达成协议,从5月开始每月交付3亿只口罩;4月20日,比亚迪获得美国加州10亿元的口罩订单。

根据财报,比亚迪在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6亿元,净利润24.73亿元,同比增长.9%。在比亚迪的主业汽车销售下滑的情况下,其上半年口罩业务收入达到了85.7亿元。

接近比亚迪的人士介绍,比亚迪的口罩主要用于出口,因为比亚迪拿到了所有的出口资质,如欧盟的CE认证和美国的FDA认证,等等。国外疫情几乎处于失控的状态,让外国人也慢慢戴上口罩,这给比亚迪生产的口罩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数据显示,年上半年口罩总贸易额1亿美元,其中,中国是口罩的最大供应国,占世界出口量的56%。

但随着口罩市场趋于平稳,根据比亚迪电子的第三季度财报,公司本季度营收.3亿元,环比下滑11.8%。券商人士分析称,第三季度收入环比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海外口罩消费市场已经进入去库存阶段。

在年10月底,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称,据估算,比亚迪电子今年约50%的利润都来自于口罩业务。但报告也表示,此情况不可持续,预期比亚迪口罩业务的利润贡献将从第四季度起放缓;口罩业务的收入和盈利贡献,也会在年、年逐步回归常态化。

口罩业务已经不再是比亚迪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口罩依旧,疯狂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