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界面新闻
又到一年年底,海宁皮革城的甩货广告还没贴满上海地铁,直播间里厂家9.9元包邮的“促销”活动已热火朝天。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过去3年,类似“厂家亏本包邮”、二元店惯用标语“老板破产清仓大甩卖”被新兴电商平台频频搬上店铺、直播间,直到人们耳朵里长出老茧,直到想做品牌的饰品商家忍不住称,原本想认真做好品牌,结果厂家都低价甩卖了,优质产品不再有市场竞争力。
像是一个不断下降的螺旋,一家还能比一家便宜,当然用料品质也是每况愈下。到最后,除了给低价引流的平台打了工,服装行业只留下一地鸡毛,没有人是赢家。
服饰行业的天秤上有两大永恒主题,一是去库存,二是品牌创新。以往,天秤一直维持着平衡,品牌保持创新活力,设计有溢价空间的潮流新品;等旺季过去,再打折卖出留存的尾货。
然而流量时代,低价的尾货被放到聚光灯下,天秤过分倾斜,一些缩水低价“特供款”直冲着销货而来。
左手新品,右手尾货,过去几年服饰行业实质上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割裂态势。站在流量的十字路口:有人去新兴电商平台低价做白牌甩库存,走量却利润微薄;有人坚持在做品牌,追求长期发展。但同一盘生意,再坚持做品牌的企业也难免被劣币驱逐良币。
如今,当流量红利殆尽,烧钱再也买不动流量,一个被隐藏多年的问题直击灵*:中国服饰行业是否又走到了新的岔路口?
01不断试探的品牌路
品牌一直是横亘在中国服饰厂商的一个难题。
过去几十年,中国工厂总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海外大牌的订单,部分配件分散在不同的工厂生产,制成后送往同一个工厂拼凑成完整成品,看似量多利润却不高。
上海松江,一家为法国某奢侈品品牌做代加工的工厂主曾告诉记者,一件手工针织的毛衣成本约在元左右,其零售价至少能翻5-6倍。中间的差别看似只有一个“品牌标签”,实质上是设计能力、消费市场洞察力、供应链以及品牌力的悬殊差异。
这家工厂主多年前也尝试小规模做自己的品牌,每当有新品上市时都会在朋友圈发新品照片,却收效甚微,被好友屏蔽。用当下流行的互联网黑话评价就是:人群不精准、转化率太低,没有切中市场痛点。
这也是中国工厂在品牌困境下的缩影:哪怕有品牌意识,也没有建立品牌的方法论。但即便如此,中国工厂的转型探索也并未停歇。
中国服饰工厂转型做品牌的风潮可追溯到年左右。大量购物中心拔地而起、外资品牌涌入中国市场,不少看到“品牌效应”的中国工厂们转身研究起了品牌化之路。
他们观看各大时装周、派设计师出国旅游获得灵感来源,试图通过线下门店扩张的重资产模式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以美特斯邦威、森马、以纯等为代表的国产服饰品牌正是在这一时期崛起,拿下街边店,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但更多的工厂商家无法承受线下门店的高成本压力,放弃了品牌之路,继续做低利润的加工生意。
年天猫的上线让服饰品牌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最初,入驻天猫的都是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的国内外知名品牌。随着%正品心智建立、7天无理由等售后服务保障体系推出,一个良性健康的生意土壤渐渐成形——天猫成了国产服饰商家打造自有品牌,摆脱低价制造轮回的新转折点。
近年来,萌芽、成长于天猫的新服饰品牌层出不穷,由95后创办、以无性别风格起家的服饰品牌Bosie、男装品牌拇指白小T,内衣品牌蕉内,定位“有趣的时髦大妞”国潮品牌乌丫,汉服品牌十三余、汉尚华莲等纷纷成为国产服饰新锐,获得资本市场青睐。
和老一辈服饰品牌注重门店扩张的重资产模式不同,新一代服饰品牌们选择了电商作为主阵地。他们在天猫上直面全国消费者,寻找欣赏自己品牌个性的用户。
“疫情期间也有同行在新兴电商平台低价去库存,但我们认为这会伤害品牌的调性,也会影响品牌粉丝的忠诚度。做品牌本就是一件长期主义的事情,我们甚至不会刻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