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运联智库(ID:tucmedia),作者
运联研究院吴蓉,编辑
小L
核心导读:
1)服装销售渠道激增,各大平台日均退货订单已达到千万级别;
2)订单碎片化,快递快运占比增加,运输方面企业没什么议价权和调整空间;升级从仓储着手,一般为网络布局、操作管理及技术设备的综合优化;
3)受条件和能力限制,外包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服装企业仓配模式的主流选择,三方不是没有机会;
4)合理利用升级“工具”是三方“超车”的关键一步,选择时机和选择内容都非常重要。
物流赛道快速整合的今天,降本增效、标准化、规模效应早已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而服装物流履约成本为何不降反增?
1、消费时代,服装物流履约成本不降反增
追求时尚、品质的新消费群体正引领我国服装市场加速进入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新时代。由此,市场上产生了多个消费热点,并从单中心文化过渡为多中心文化,需求愈发碎片化。
从物流视角来看,这一切变化意味着是订单的不稳定性日益加剧,交付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品牌商的物流中心还是第三方物流,都需要调整“打法”,以应对快反模式下履约成本的不降反增。
1.1千万级逆向订单,让服装物流成本不降反增
服装销售渠道的激增,导致了服装退货率的大幅提升,大量退货订单让服装物流全链的成本再次增加。
过去,服装的逆向物流是常态,但基于反季促销和无理由退换的普及,全渠道时代行业整体退货比例已上升至45%(女装最高至60%)。
据统计,两大类平台日均退货订单合计已达到千万级别,一类是传统电商平台如:淘宝、拼多多、唯品会等;另一类是近两年火热的直播带货如:抖音、快手等。
从退货率看,唯品会<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其中直播平台退货率最高,达60%左右。而不同渠道/业务形态的退货又有差异:比如电商相较直播平台来说,SKU会更多,集中度更低;又比如2B和2C相比,2B的退货SKU量明显更浅;再比如,不同品牌退货商品返仓路径不同,处理流程也不同......这些或大或小的差异都使逆向物流变得更加棘手。
目前,众多快递公司已经瞄准了电商平台的逆向订单。比如去年,顺丰战略合作拼多多,整个逆向顺丰自己做,日均订单超万单;同时,平台自身也开始了物流服务的延伸,抖音、快手已经试点了多个城市,打造自营的直播基地仓库,日均物流订单已达到20万。
1.2新的消费场景下,服装物流订单更加碎片与波动
新的消费场景下,服装销售渠道激增:线下门店、电商平台、直播、微商、社区等等,让服装物流订单愈加碎片,而且波动性再次提升。
服装相较于其他商品,本具备强季节周期性。而渠道结构的改变,外加愈发频繁的大促,使鞋服订单波次越来越难预测。尤其国潮、IP带货等牵动起的情绪化消费,使节点资源配比及排单的难度剧增。
比如前不久屡上“热搜”的鸿星尔克,因为品牌的“野性捐款”迎来消费者一波野性消费:单日线上交易即过亿;不到一周的时间,全国将近一半的门店所有产品直接售罄......但在度过了初期的订单狂潮后,销量开始断崖式下降,周销售额同比滑落近90%。
订单陡增衍生的用工和产能压力(这里的产能具体指订单处理能力),以及骤减造成的资源(人、场、库存)浪费,都是对品牌或三方履约能力及成本管控能力的挑战。
1.3宏观环境下,人力与仓储成本的提升
虽然我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红利续存。但整体来看,劳动年龄人口已在逐年减少,人口结构改变导致的人力成本上涨是必然趋势。此外,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尤其是几大核心城市群),仓储用地供应*策越来越严格,场地成本逐年高涨。
当然,这种宏观的变化落到每个企业身上,短期内不一定会形成显性冲击。但就经济发展来看,高薪低门槛的岗位变多,工人选择变多。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成为员工离职的主要考量且比重越来越大,工厂、仓库的相对人工成本已明显增加。
2、成本压力下服装合同物流的三大升级方式
如今,头部的服装品牌几乎均已进入全渠道时代,我们能看到品牌、三方物流在交付质量和成本管控上做出的各种调整和优化。
由于小散订单占比增加,运输形式往往依托于集中度较高的快递、快运企业,无论品牌还是三方都没什么议价权和调整空间。所以,转型的落脚点更多地集中在了仓储上,即网络布局的优化、仓内操作的效率提升以及仓储设备的智能升级。
2.1网络布局的优化:货权、风险的“双回收”
1)取消分仓,货权回收
如文章提到的,过去除了国际品牌和国内极少数大牌,绝大多数服装企业是没有能力覆盖全国渠道的。大多数商品还是要通过多级分销才能到达消费端,在此期间专业市场在整个流通环节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与此对应的,是经销商、代理商大批量少批次地下单,商品由中心仓,呈一定周期性、线路相对稳定的层层转运至区域仓、各级经销/代理仓,最后再到门店。仓库功能以储存为主,多聚集于商贸集散地,面积/标准参差不齐。
而如今品牌为了更好地适应商流变化,逐一取消多级分仓,并将代理/分销的货收回,统一由品牌物流中心或者三方总仓配发。
这样一方面直接减少分仓的场地和人工费用,以及多级转配产生的运输和操作费用。另一方面,过去门店缺货,需要门店间查货调拨,或者区域补货到门店,消费者再到门店取货,环节多,成本高;现在通过库存信息的打通,总仓直接统筹调配,可以省去多环节耗费的时间及成本,既降低客户流失率又能有效调控总库存。
2)通过物流组合规避风险(自营+外包)
当然,货权回收意味着风险也同时回收。不止是库存积压、货品错发、包装破损等带来的损失,还包含因场地、用工规模激增所要面临的成本风险。此外,收仓方案的落地还很大程度上受到原仓标准、土地供给限制。
因此无论服装企业规模大小,都不会“一步到位”全仓自营。多数还是以自营+外包的组合仓网模式来规避风险。
而云仓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蓬勃生长起来的。云仓不仅是风险偏好低、资金周转需求高的服装企业(以中小品牌为主)迅速实现全国布局的优选,也是大品牌战略过渡的重要工具之一。
2.2仓内运营管理:“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过渡
由于渠道结构改变、订单量不稳定(季节性3、6、9、12;季度末冲单量,5-10倍发货量),企业一般会通过相对灵活的策略,来实现更高的存货周转率。而策略越灵活,越需要各操作环节系统化的高效交互,进而倒逼企业快速推进仓管的“精细化”升级。
我们可以从服装仓升级成功的案例中,将优化经验总结归纳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单元操作流程的简化与优化,其次是单元操作人员的效率优化,最后单元间协同的优化。
1)单元操作流程的简化与优化
将单元操作环节的流程进行简化和优化,尤其是关键操作环节,如退返货出入库、订单拣选的流程梳理。删减耗时长、无意义或价值低的动作,再适当改良高价值动作。
比如退货入库,传统流程为人工核对快递单、拆单、质检、理货,再重新包装、上架,耗时久,错误率也高。而新的处理方式为,人工拆单、质检后,通过智能设备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