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资本的贪婪是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会周期性地陷入绕过生产过程而赚钱的狂热阶段。”
企业自诞生以来,其主要目的便是为了赚取利润。在我国明朝中后期,江南一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主要特征便是雇佣劳动以及机器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特征,那便是为了最大化利益,而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这样就会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就会让社会生产力得到进步。
生产过剩
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件好事,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国家的宏观调控,那么就会意味着社会上出现的商品数量大幅度增加,此时国家的贫富差距悬殊,大量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人购买,就会导致商品销售市场缩小,甚至靠发放贷款都无法挽救这一颓势,这必然会导致生产过剩,也就会出现账面金额远大于实际金额的现象,时间久了之后这一泡沫就会爆炸,也就会导致金融危机。
在《世界经济史》当中,就记载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那便是先由美国爆发,逐渐蔓延至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萧条。这一社会生产化以及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失业,甚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第二次大战的爆发。虽然后来罗斯福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其根源问题如果没能解决,这样的事情只会不断上演。
市场淘汰
服装巨头HM,是创立于瑞典的一个“快时尚”服装品牌,它的主要特点便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几乎每隔一周左右就会换一批服装,正是因为这一特点,让HM在欧洲爆火,并开始向世界各国进*,其中就包括了中国。
在中国HM却遭遇了滑铁卢,这是因为HM的衣服在欧洲本土一周就能换一批,然而在中国却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更新换代的速度很慢,往往国外都已经将这件衣服淘汰了,中国的消费者才刚刚能够购买得到,这样的双标对待自然让很多国人消费者不满意,HM的囤积的衣服也就变得越来越多。
这些囤积的衣服,按照常理来说应当直接加以对外出售,用低价甩卖出去,至少还能少亏损一些。然而他们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便是将仓库存货全部烧掉,也不低价处理。至于他们给出的理由,则是为了保证品牌价值,如果大幅度的降价出售,将会有损他们的品牌形象,这样即便以后出了新款式的衣服,也不会有顾客愿意买单。
结语
因此HM在中国始终保持着这样缓慢的更新速度,其售货量和欧洲相比也要少得多,正因如此,他们每年烧12吨衣服,但仍然乐此不疲的继续下去。在我们看来,这毫无疑问是一种浪费现象,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样做也有他们的考虑,至于到底是对是错,可能只能交给时间来评判了。
参考资料:《世界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