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梁耀丹发自广州
在位于广州繁华地段的一个购物中心,堡狮龙的门店近期挂满了打折扣的牌子。尽管如此,店里偶有三两个顾客进来看了一下衣服,很快又出去了。
这个情景只是港资服装品牌堡狮龙经营窘境的一个缩影。近日,堡狮龙发布了截至年12月31日的半年业绩,集团实现收入约9.74亿港元,同比减少4.68%,净利润亏损.2万港元,转盈为亏,上年同期净利润为.4万港元。
业绩持续低迷
在财报中,堡狮龙把亏损的原因归结为:拥有人应占溢利减少主要由于服装零售市场持续疲弱及竞争激烈,加上外汇兑换波动,导致香港及澳门分类之零售及出口特许经营业务所产生之溢利下跌;由于内地实施“一周一行”*策、更多深度旅游而非零售购物,加上旅客消费模式转变,令集团的营商环境越见困难,导致店内消费下跌,因而影响了占集团综合收益66%的香港及澳门地区零售销售额。
分区域看,香港及澳门市场,包括零售及出口特许经营业务,总收益为6.46亿港元,下跌9%,零售业务的同店销售额下降4%。内地市场收益增长13%至1.71亿港元,同店销售额录得增长9%。中国台湾地区总收益上升10%至万港元,同店销售额录得5%增长。
截至年12月31日的最新数据,堡狮龙目前拥有间店铺,包含间直营店和间特许经营店铺。
事实上,近两年来堡狮龙的业绩都难言理想。从财年开始,堡狮龙业绩出现下滑,当年营收23.亿港元,净利润2.亿港元,但其中2.67亿港元是来自出售物业的收益。财年,堡狮龙销售额同比减少12.9%至20.2亿港元,净利润则同比暴跌98%至.6万港元。
NoAgency创始人唐小唐认为,堡狮龙业绩下滑是由于服装市场趋向饱和、竞争激烈造成的。“市场马太效应加剧,中小型规模的服装企业将越来越难生存。”唐小唐把大型服装企业界定为像Zara、优衣库这样年营收超过百亿的服装巨头,像堡狮龙这样的属于中小型。
此外,有消费者曾多次反馈堡狮龙的衣服质量问题。根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自年以来,堡狮龙至少有4次被质检部门检测出产品不合格。
堡狮龙更大的困境可能来自于店面运营。据媒体报道,堡狮龙创始人罗定邦的儿子罗乐风曾在谈及堡狮龙集团近年困境时表示“成也加盟店,败也加盟店。”他认为加盟业务令品牌难对客户确切数据有掌握,无论年龄分布、收入、对货品反应都缺失,“内需好的大陆加盟店生意好时无所谓,但是一差就火烧连环船”。
市值缩水超七成
堡狮龙的创始人是香港“针织大王”罗定邦。在20世纪80年代,罗氏家族与丽新林百欣、万泰田元灏及肇丰方肇周,并称为制衣界“四大家族”。
罗定邦20世纪50年代由内地来港,经营纺织制衣厂,年成立罗氏针织,年才创办了堡狮龙,在香港开设第一间专卖店。
伴随香港经济的起飞,在90年代,堡狮龙发展十分迅猛。年,堡狮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上市,成为当时中国香港地区最大的服装零售集团。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前后,堡狮龙进*内地,开设了第一家分店。
堡狮龙真正的“*金时代”是在香港对内地开放自由行之后迎来的。自年内地游客赴港自由行开通以来,赴港旅游人数大幅上升,香港零售业迎来了10余年的*金期。同期,堡狮龙发展势头很快。年,堡狮龙市值达到25亿元,距离发行股价飙升了近10倍。
但和许多港资品牌一样,随着内地到香港人数减少、服装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堡狮龙业绩也逐渐走上下坡路。自年后,堡狮龙的业绩持续走低。截至时代周报记者发稿,堡狮龙的市值约为6.23亿港元,距离其市值的巅峰已缩水超过70%。
主业低迷之际,堡狮龙试图采取扩张业务方式来提高集团的盈利。去年2月,堡狮龙耗资2.33亿港元认购由瑞士信贷银行香港分行提供的金融产品,欲通过投资金融类产品提高集团的收入。此外,堡狮龙多次表示未来将扩大青年人的市场份额,并发展更多更具功能性的产品,以迎合市场需求,以寻求更有利的发展空间。
在最新的财报中,堡狮龙则表示,集团将加快推出多项举措,其中包括:推出更多具功能性的产品、扩大青壮年市场份额、继续专注于内地市场,其稳健增长的收益及电子商务平台为该市场未来发展创造许多机遇。此外,集团将培育具发展潜力的出口特许经营市场、进一步发展童装产品系列、加强供应链管理以提高营运效率、继续推出跨品牌及授权产品项目,以及发展新一代的店铺概念,以提升品牌形象及增加顾客流量。
围绕业绩低迷等问题,时代周报记者向堡狮龙相关负责人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港资品牌缩影
堡狮龙是港资服装品牌普遍境况的缩影。班尼路、佐丹奴、波司登、真维斯、Esprit……这些为80后、90后所熟知的品牌正在集体走向没落。
Esprit近日公布了/财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受到实体零售门店销售疲软以及中国业务下降的影响,该公司半年亏损高达9.54亿港元。从年开始,Esprit全球业绩就开始出现下滑,并多年持续低迷。
从年开始,佐丹奴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销售额就开始出现下滑。据佐丹奴年报显示,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曾高达8.26亿港元,到年该数字已减少至4.34亿港元,较峰值时近乎腰斩。截至年底,佐丹奴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为家,相比年年底的家净减少了70家。
班尼路的日子更不好过。在经历品牌“没落”后,年香港德永佳机关作价2.5亿元,将旗下上海班尼路服饰有限公司转手给了上海汇业实业有限公司。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港资品牌业绩受到了整个服装行业萧条及竞争激烈的影响,但服装企业自身产品缺乏创新也是品牌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这些港资品牌面临着来自优衣库、ZARA、GAP等外资快时尚品牌挤压。多位分析人士曾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供应链的弱势成为中国服装企业发展的桎梏,服装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大规模的洗牌。
KantarWorldpanel消费者指数中国区总经理JasonYu曾指出,在时尚零售市场,中国消费者对品牌越来越挑剔,尤其在选择快时尚品牌产品时,他们的消费也变得越来越谨慎,随着电商的发展,中国消费者的视野变广,忠诚度也越来越低,不会像以前一样只会购买一个品牌的产品。
在唐小唐看来,想要走出业绩困境,服装品牌可以着手于聚集于垂直细分的市场,提高自身运营能力。但在他看来,前述港资品牌要想重返辉煌则希望非常渺茫,因为整个服装行业已经过度饱和。他预测,“由于经历前一两年服装市场的短暂回暖,行业库存积压,年服装行业将迎来困难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