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财网
原标题:产能过剩叠加订单缩量,纺织业内人士:熬着,熬到产销平衡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和中秋双节长假中,纺织业一度“火”了起来,工人加班的情况开始出现。
双节假期结束的第一天,安徽省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孟卓告诉第一财经记者,8天法定长假工厂放了2天,“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的状态”。在安徽当地,大部分纺织工厂都以秋冬服饰为主,因此也在秋季迎来了惯常的内销旺季。再加上二季度的市场需求积压到了三季度释放,订单复苏明显加速。
孟卓还说,纺织和服装行业近日流传着“今年将出现60年以来极冷冬天”的说法,这也让部分非服装行业的热钱流入。
还有行业媒体报道称,大量原本在印度生产的纺织订单因疫情而流到了国内,让不少工厂开启了今年以来鲜见的加班模式。
不过,商务部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监测和发布平台绸都网副总经理沈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放假和加班的情况目前还是少数。当地纺织工厂8天长假的放假时间“打底是4天”,和往年国庆长假工厂最多放1~2天相比,仍然需要谨慎乐观。
“市场的总体需求是在复苏,但力度没有想像得那么大,信心有所回升,但市场销量和往年相比仍然相差较大。”根据沈剑预计,今年总体的销量大概只有去年的不到6成。
从绸都网发布的月度市场景气指数来看,该指数在今年1月达到顶峰(.53),因国内疫情暴发而断崖式下滑,于5月10日达到最低点(71.89),随后略微上行,于近日恢复到86.79的水平附近。
吴江伟华纺织有限公司经理李昌春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们就给工人放了一周左右的假,“基本放满了”。
比疫情更大的挑战
李昌春所在的工厂,在今年暂停了四分之一的生产线,从以往几乎零库存到今年超过多万米的坯布库存,他们暂且靠薄利维持生计。
用李昌春常说的话来说,“熬着,继续熬”。他的一句话,也让疫情不再“背锅”——“这个行业的产能本身就过剩,今年即使没有疫情也不会太好过。”
毋庸置疑,在过去较长时间里,国内纺织行业一直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下,供需关系因为越来越多的库存而呈现出恶化趋势。
但换个角度来看,李昌春认为,今年也是去年因环保收紧而出现的“虚假繁荣”后续效应的兑现期。因此,疫情一定程度上也在加速淘汰那些以量取胜或投机进入行业的产能。
在过去的几年里,东部沿海地区的环保管控纷纷趋严。年,纺织重地吴江区设定的3年初步目标是要淘汰10万台喷水织机,占未淘汰前当地喷水织机总数的30%。
根据李昌春的观察,不少被淘汰的产能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周边地区。因为淘汰而造成短时间内的供不应求,即“虚假繁荣”,也让一些人跟风进入了市场,进一步加剧了长期存在的产能过剩情况。而今年,正是后续效应集中显现的时期。
“等到‘死掉’一批,一些人真正把机器当废铁卖了,不再做这个行业,产销平衡了,这个市场才会好吧。”李昌春认为,疫情会加速市场的淘汰,但产能过剩带给纺织行业的压力估计还将在明年继续,后年可能回归动态平衡。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服装部相关负责人则告诉第一财经,江西、河南等中西部省市基地主动承接东部省市产业转移,企业在二次规划建设中,加速设备更新、淘汰落后产能、注重节能环保,也有效提升了整体制造业水平并优化了产业合理化布局。
订单回流并不普遍
9月以来,纺织行业的确存在印度多家大型企业因疫情而无法保证正常交货,使得原本在印度生产的订单转移到了我国,并引发了订单排期的现象。
但沈剑觉得,这种现象只是少数,并不具有代表性。
孟卓也提出,因为疫情,今年还会有更多订单从印度和东南亚流入中国。但这种流入只是特殊情况,改变不了像纺织业这类劳动密集型产能外流的长期趋势。
“客户即使今年也在强调,希望我们把生产放到东南亚等地。”孟卓表示,客户感受到的压力除了中美贸易摩擦下的关税问题,还有国内持续增加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居高不下的流动性。
6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以帮扶涉及近2亿人就业的外贸企业纾困发展,即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
上海海斐欧工艺礼品有限公司营销主管肖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外贸日子不好过,他们今年把希望寄托在了内销市场。值得欣慰的是,今年内销订单同比去年翻了两番,弥补了出口骤降四成的缺口。
开拓内销市场无疑是企业当前的自救方式,把产能放在疫情防控良好的国内也更加安全,但在孟卓看来,企业的国际化布局终归还是要做,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和印度等地,是不会因疫情而改变的长远趋势。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服装部相关负责人也提醒称,中国纺织服装占全球份额还将加速下降,如果不采取保护国内产业链措施,不加分别地鼓励产业转移,可能中国地份额几年之内会被东盟国家超过,从而削弱、损害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地发展基础和国际竞争力。毕竟转型升级以及提升价值链,需要一定规模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