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网规划中还有一项比较重要的科目,就是仓间的协同工作。既然是仓网,理论上就不会只有一间仓库,会由多个仓库共同组成。多仓在货物、流程和信息上的交互,就是仓间协同的主要内容。仓间协同是单仓能力不足的补充,可以有效地弥补单仓运营的短板,完成仓网任务,保障运营质量。
通常仓间协同有四类情况,第一类是流程传递,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第二类是仓间调拨,弥补单仓货量不足或特殊商品的汇集。第三类是订单联合服务,第四类是数据共享。这四类仓间协同,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协同工作的重点,确保协同工作的顺畅。
1、流程传递
所谓流程传递,就是指需要协同的仓库在同一个流程链上,彼此为上下游的关系。例如品类仓—分拣仓—转运仓—分拣中心—配送中心,这个链条,品类仓按SKU维度分拣加工打包,生产出订单包裹。包裹由分拣仓按不同的路由做第一次分货,同流向订单运往转运仓。在转运仓再次按照流向分货,进一步集货后,再到目的地分拣中心分货。最后分配到目的地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完成最后的配送工作。这是一个订单从生产到完成配送的一个大体过程,这其中涉及的仓库类型有四个,节点有五个。也就是说,这条流程链上的协同是在这五个节点之间进行的,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整个流程更加的顺畅,运营效率更高,运营成本更低。
那么就需要在上游的最开始,就尽可能地对下游的需求有所了解。例如,末端配送时客户的收货要求是什么样的?单据要求是什么样的?包装要求是什么样的?这些要求在品类仓完成,是最符合效率的。因为下游的四个节点更多的是运输环节,他们起到的作用是让货量的集中和分散,以降低成本。对于订单的加工能力是弱的,如果勉强进行加工动作,除了增加额外成本外,还会涉及风险。如在分拣中心,或配送中心将订单包裹打开,核验商品制作装箱单,增加开箱核验的工作流程,降低效率,增加工作量,而且货物开箱就存在丢损风险。如果这些工作由品类仓完成,就可以在分拣完成后,逐一扫码,自动生成。商品直接包装贴签,效率最优。
同样的分拣中心在对货物流向进行分类时,如果将所有大流向订单混装,到达转运仓后,还需要大量的工作来对订单进行二次分拣。无疑就增加了转运仓的工作量,同样存在额外工作量、降低效率以及丢损风险。其他节点向下延伸都是同样的道理。
因此,对于流程传递的仓间协同来说,从全局考虑问题就特别重要,不能仅考虑单仓的操作。而是从全链的角度去梳理,将最合适的工作交给最合适的环节。同时考虑下游环节的操作流程,将上游的最后动作,衔接到下游的第一个动作里面去。要彼此相融,成为一体,这就是流程传递这一项仓间协同的重点所在。
2、仓间调拨
仓间调拨是多仓协同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把货物商品,在不同的仓库间进行调剂,以满足单仓货物不足、商品不集中等等问题。通过多仓协同的方式,提升仓群能力,改善运营质量或降低成本。仓间调拨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情况。
2.1分拨调拨
分拨调拨是指商品经由全国性的中心仓,或区域性的总仓,向更下一级的区域分仓或前置仓分拨货物的动作。区域性分仓和前置仓的设置,是为了能够在需求区域就近发货,从物理空间上减少履约时间。但通常为了节省仓库投入成本,区域性的分仓或前置仓,都不会建设成规模非常大的仓储中心。而且区域本身的需求,也无法覆盖仓储中心的成本。因此受限于存储条件和仓储空间,通常能够备下的库存有限,品类和数量也都不足以长期覆盖区域的全部需求。
此外,多仓单独准备长期库存,计划做不好,就会造成呆滞库存,存在很大的库存风险。因此,为避免这两个问题,很多企业采用中心仓或区域总仓的模式。在一定的区域内,设置仓储中心,用于备大批量货物,下级分仓或前置仓的备货由此仓库进行调拨。中心仓统筹全区域数据,统一制定备货计划,集中备货。当分仓或前置仓预期出现缺货时,提前一定周期向中心仓要货。中心仓从自身的库存中,分出一部分,调拨到对应仓库,完成库存转移。这种模式就是分拨模式,可以让分仓和前置仓能够做到本地发货的时效,还不需要准备大量货物。以避免造成积压和仓库成本的浪费。
2.2缺货调拨
第二个类型是缺货调拨,顾名思义,就是在A仓的某类或某几类商品出现库存短缺无法完成履约时,需要从有货的B仓库将商品调剂到A仓库的过程。这是一种资源互助型的多仓协同,它可以在库存不足获得他仓库存,以确保完成履约。缺货调拨是常规流程之外的补货模式,可以作为应急使用,但尽量避免其成为常态。因为会造成额外的运输及操作成本,也有可能造成调出仓的库存短缺。
缺货调拨虽然没有造成整体库存的变化,但是对调入和调出的仓库而言,库存是有变化的。因此除了实际货物的运输外,对于系统必须按照出库、入库的方式完成操作。以便数据准确,同时要制定好机制,待商品补齐后,借入仓库是否需要归还这部分库存给到借出仓库,还是通过内部消减的形式做成本转移。
2.3尾货调拨
第三个类型是尾货调拨,尾货调拨的意思是将某些滞销的尾货商品,在各仓间调拨。这类调拨的逻辑是,在A仓滞销的尾货,在B仓是畅销品,或者至少是可以动销的。那么把这类商品在各仓间进行调剂,是可以帮助销售商品,解决滞销库存问题的。
尾货调拨,需要统筹者对各仓的销售数据了如指掌,才能够判断商品应该的调拨方向,完成最终的售卖动作。
2.4退货调拨
退货是逆向物流的一种,在各仓销售的商品,不可避免地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退回或要求换货。被退回或换下来的这部分商品分散在各个区域仓或前置仓中,这些仓库受限于本身条件,不具备处理这些商品的能力。需要将其调拨到具备能力的仓库,例如中心仓或区域总仓,以便这些货物能够被妥善处理。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的损失。
3、订单联合服务
订单共配多见于相邻的品类仓之间,对于客户订单,单仓商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需要多仓间协同备货。货物备好后,统一调配一辆配送车辆,在仓间进行串点取货,订单所需商品配齐后,为客户配送。
订单共配的要点是信息的协同,订单下达后,针对不同的仓库商品类型进行拆单。拆分后的订单,在各个仓库中进行生产,生产的进度要做到各仓协同。确保车辆取货时,各仓已完成生产,或确保车辆到仓时完成生产。同时对于各仓的订单生产信息,能够同步车辆,在取货时能够保证订单的准确。
这些信息都需要各个仓库,及时反馈给WMS系统,再由WMS系统汇总分类,下传TMS系统,最终到达配送司机手中。如果某个仓生产不同步,车辆到仓还没有生产完毕,无法完成交接,必然影响整单的履约时效。而信息不准确,极易造成货物缺失,影响履约质量。
4、库存数据及销售数据
除了实物流的协同,信息流的协同在仓间也非常重要,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库存数据的协同。不同仓库备货不同,备货量更不相同,要想在全局层面上做到库存最优,必须要在各仓间做到库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需要两个要素,第一是原始数据要准确,对应仓库的仓库盘点、进出仓流程等都需要严谨,需要确保库存数据是准确的。第二是信息的及时互通,准确的信息要能够及时在统筹部门汇总,同时在各仓间也能做到互查互看。在订单下达时,才能够快速地匹配库存,确认出货方式。使履约效率和履约质量得到最大的提升。
除了库存数据以外,各仓间还可以对在仓商品的销售数据做共享分析,找出其中的畅销品、高周转品、滞销品和易退货品。把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好类别,可以为前端的销售职能提供有力的参考。如果是物流公司的外租性仓库,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定期的销售分析,帮助客户做销售决策,提升仓库的附加价值。
仓间协同规划,就是要对仓网中的各个仓库可能遇到的需要合作的问题,规划好通路,以便更好地,更高效地完成仓间协同。统合各仓能力,确保订单履约的时效和质量,降低成本。
最新文章:
物流网络规划-运输及配送网络规划2配送中心规划物流网络规划(7)运输及配送网络规划1-运输网络规划物流网络规划(6)仓网规划5—仓储系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