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小伙原本体壮如牛,
可是突然出现胸闷、憋喘、呼吸急促,
甚至严重到陷入昏迷……
送医院检查发现,
小伙身患酮症酸中毒、感染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呼吸衰竭……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其遭到“死亡威胁”?
NO.1
19岁小伙,突陷昏迷
19岁的小钟(化名)原是个体格健壮的小伙子,回想起连日来的特殊经历,小钟的家人连称“提心吊胆”、“惊心动魄”。时间要追溯到去年的12月份,当时,小钟因为肛周脓肿才接受完手术治疗,正想着安安心心回家过年,没想到,出院没几天,医院。
12月12日白天,小钟突感胸闷、憋喘,烦躁不安,期间还发生了呕吐。到了晚间,症状进一步加重,小钟意识不清,陷入昏迷,家人迅速将医院。
急诊检查发现,小钟的情况着实不妙:血糖正常值是4.4-6.1mmol/L,他的大于30mmol/L;尿酮体呈阳性;同时伴有严重的酸中毒,高乳酸血症。此外,他的血压低,有深大呼吸。CT显示,小钟的后纵裂和小脑幕密度增高伴脑肿胀。
NO.2
好好的小伙,怎么就这样了?
经过专家会诊,诊断小钟应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性休克、急性肾损伤、呼吸衰竭。由于情况危急,命悬一线,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治疗。
“小钟送来时已是多脏器功能障碍,情况非常凶险,对于他的抢救可谓是一场极为少有的硬仗!”谈及对小钟的早期救治,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区主任卢博感慨万分。
他介绍,首先对小钟给予扩容、补液,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抗休克处理,同时上呼吸机辅助通气,加强抗感染,并给予连续血液滤过治疗。
“这样治疗了两三天后,发现患者休克症状改善得并不明显,降钙素原正常值是在0.05ng/ml以下,他的超过ng/ml,为了有效地指导液体复苏治疗,我们对患者展开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形轮廓分析技术(PICCO)。”卢博说。
看着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的孩子,以及忙于救治的医护人员,小钟家人心急如焚,又茫然无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怎么就身处死亡边缘了呢?
原来,居然是——糖尿病!
原来看似壮实的小钟近期可能患有糖尿病。一般来说,在急性感染、治疗不当、饮食失控和(或)胃肠道疾病、严重外伤、手术等应激因素的诱发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酮症酸中毒。
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进展很快,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脱水,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因休克、昏迷而死亡。
NO.3
终于!走出了重症监护室!
由于抢救及时、监护到位,到了第7天,小钟的生命体征有所好转。在情况允许下,医生安排他复查了头部CT。结果提示,颅内有多发血肿。这下,卢博主任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
“临床上,不明原因引起的颅内多发血肿极为凶险,处理不当死亡率很高,”卢博说。他们随即邀请神经外科、神经内科、CT室以及其他相关辅助科室的专家到场,对小钟的病情进行多学科会诊。
经认真讨论,专家们认为,血肿原因较为复杂。考虑可能与早期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酮症酸中毒引起的颅内血管再灌注损伤有关。为谨慎处理这一临床罕见病例,医院利用远程会诊中心网络平台,将小钟的CT医院的相关专家,进行远程会诊。最终,北京专家对徐州方面的诊断处理意见表示赞同。
治疗2周左右,小钟的意识及呼吸循环明显改善,感染指标下降,于是给予拔除气管插管。之后多次复查颅脑CT,发现其血肿逐步淡化、吸收。
经过规范化精准治疗,不管是多脏器衰竭,还是颅内多发血肿,小钟最终安然度过。今年1月2日,小钟神志清楚,四肢活动正常,生命体征稳定,便由重症监护室转入神经外科接受康复治疗。
医院神经外一科主任许洪升介绍说,神经外科将对小钟进行脑功能恢复治疗,对其并发症进行控制,并联合肛肠外科对其肛周裂口局部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钟目前已经能够自主行走,与人顺畅交流。
新闻链接:
糖尿病预防和治疗,贵在坚持!
1
每顿饭主食别超2两
一般一天吃5-6两主食,少食多餐,多吃蔬菜和瓜果,肉类需稍微节制一点。
●每天1斤蔬菜,
●每餐主食少于2两,
●每天的植物油控制在3汤勺,
●每天可吃少于4两的低糖水果,
●每天可吃5份蛋白质,
●每天食盐控制在6g以内,
●每天至少喝7杯水。
2
运动:达到中等强度
如果要达到预防糖尿病的效果,一周必须达到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快走、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每周至少运动5次,
●平均每次30分钟以上,
●关键是要一直坚持
3
减肥:减重还要瘦肚子
除了控制体重、适当减重外,糖尿病前期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