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手这几年越来越受欢迎了,做服装的朋友都应该有听过这个名词吧。不过还是要照顾一下那些对于买手不了解的朋友。服装买手是介于买和卖之间的桥梁,掌握大量买卖双方的信息,并为其有效匹配,简单的说买手就是厂家和店主之间的中介。而且买手在职业定义上也是相对好理解的,即属于企业产品开发的人员。这可以简单明了地去定义买手的职业特点。只不过,买手的开发存在于三种广泛的形式。一买样开发;二看样下单;三随场组货。买手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对市场和商圈的考察;对各类时尚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对产品设计与开发提出建议和提案,以及制定OTB(采购限额计划)和SKU(库存量单位)等。
常见的买手基本都是在各大一级批发市场,比如十三行、沙河、杭州四季青等地方,就是拿货门槛高的地方买手的价值越大。买手的存在其实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很多因时间、距离等产生的问题,同时也让优质的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加速了货品的流通速度。而且很多人都说和买手拿货让你事半功倍,那么买手到底有什么技能让拿货的朋友拿到更好更适合的货源呢?
接下来我们看看买手都有哪些拿货特点,你就知道为什么啦。
买手拿货可不是顺便来的,服装款式符合店主客户群的喜好。除了服装价格外,服装款式也需要根据客户的喜好来定。儿童追求可爱、童真,可以从颜色和图案做主要标准,青少年追求潮流,服装尽可能另类、独特;中年人追求商务、稳重,服装尽可能商业或清爽;老年人喜欢质朴、老成,所以不必太花销。细节来说,各种年龄段的客户各有不同。如果所有档主都是从离商场最近的服装批发市场进货,那客户在购买衣服时会看中一个款式就挨店问价格,谁价低就买谁的。毕竟同样的服装,肯定要选择价格低的。这样给客户的选择就太少,而客户选择的购买方反而会多。所以独特的服装货源可以通过网上批发或者比较远的批发市场进货,这是服装销售的保障之一。
买手是会根据数据来分析,而且他们对服装有足够了解,懂市场,懂商家,懂款式,懂面料,重点还有能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看客户,积累了很多实用的经验,能够准确地获取你的风格定位,拿货需求。比如,下季通常来讲深颜色和素色的比例就会偏多一点,而上装则是彩色的、亮色的比例相对偏多一点。这些都不能加盟商自己说了算,而要通过销售数据的分析。又或者比如去年本季衬衫销售多少、裤子销售多少等等,在裤子当中牛仔多少、西裤多少,长裤多少、七分裤多少……都要进行统计与分析。另外一方面,要看哪些类别销售有困难、哪些类别销售还有潜力,这样在所统计出的数据后面做适当的调整。
优质的货源(同样水平的两人可以整合接触的货源不同最终结果也差异很大)没有优质的匹配度高的货源,买手就没有执行力(尤其是偏资源型组货性的买手。不是买手设计买版改款那种)最终选款组货的这个结果,一方面跟买手专业度选款眼光有关,也跟买手手里资源有关。买手手里匹配的资源越多选款组货的执行过程中就越顺利结果也越好。因为组货的背后本质就是组供应链。
第一时间拿到爆款。服装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速的,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新款上新,但是我们小店店主在采购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这里面形成了很大的信息不对称。但多数买手天天在批发市场活动,掌握着第一手信息,不容易错过新款。因为买手下单量大的原因,厂家也会第一时间通知买手,而你的买手会第一时间联系你,良性循环,借助买手比自己能到到的新款更多。
降低采购门槛。四季青、十三行、沙河等很多一级批发市场,拿货时有一个起批量的门槛限制的,比如十三行5手码起批,沙河10件起批等,量小又想尝试拿到这些新款,大部分都被高门槛拦住。找到适合的买手合作,买手同时会给多个客户采购,他会把手上所有客户的订单汇总,打包成为大单再去批发档口拿货,谈价。最后再把你需要的小数量分配出来,形成买家,卖家,买手三赢的局面,皆大欢喜。
实惠的价格。大家都知道薄利多销,量大价优的道理,买手会把自己手中采购商的订单进行整合,聚沙成塔的一个过程,这样就有了更大的筹码,和厂家谈判价格。长期合作服装买手通常会收取每件固定的费用(通常1-5元不等),谈下来的价格也会让利给你,这样你最终拿到手的价格也会比自己量小谈判优惠很多。
优质的服装买手会让你的店铺经营起来变得很简单,因为你可以省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放到销售上面,而且服装买手也能在销售方面给你很多建议,所有寻找一个合适的服装买手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买手拿货的内容就先分享到这里啦,今天就先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