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富贵鸟宣告破产。
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有一点措手不及。曾经人人都穿的国民品牌,从年香港上市至今,仅六年时间就被时代抛弃,负债30亿,变成了“负贵鸟”。
一代“中国真皮鞋王”成了传统服饰品牌经营的负面教材,格悟教育黄从宝老师认为,富贵鸟破产清算,固然有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它无法突破品牌的自身界限。
1、安于现状而忽略了迭代更新
富贵鸟成立于年,曾是国内第三大品牌商务休闲鞋产品制造商、第六大品牌鞋产品制造商,多次荣获“中国真皮鞋王”“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
年胡润百富榜单上,董事长林和平以50亿元财富位列第位,与马云并列。
年-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9%、27.47%和37.13%。
年,迎来发展巅峰期,在港交所上市时市值高达近百亿港元。
年开始,利润从连年下降到亏损,业绩断崖式下滑,并于今年宣告破产正式退市。
富贵鸟是怎么死的呢?没搭上电商快速崛起的列车。
年是富贵鸟最巅峰的一年,也是电商疯狂发展的一年。电商迎来爆发式增长,实体零售遭受冲击,各大品牌业绩开始下滑,面临转型等生存艰难问题。
而富贵鸟认为做电商库存压力太大,根本发展不起来,也就置之不理。
后来,富贵鸟就被电商抛下了,可是等它醒悟过来,想要追赶的时候,却再也赶不上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早晚都是要被淘汰的。品牌一定要有进化论意识,企业思维要跟上时代变局,根据市场和环境调整经营方向和战略方针,与时代一起向前发展。
2、过度多元化导致经营不善
企业在建立品牌初,一般通过多元化经营开展新的业务板块:一是在行业细分领域中拓展;二是主品牌衍生副品牌经营。
富贵鸟以鞋业起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拓展出男装、女装、时装鞋、童鞋、皮具等多个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服饰产业。虽然同属于服装行业,但不同的细分领域,客户群体也不一样,就像买童鞋的大多是宝妈,而买时装鞋的大多是职场人。然而在企业内部管理上,由于服装路径依赖,往往采用相同的方式来解决所有细分品牌的问题。
所以,国内品牌的多元化往往是一种资源的重叠,我本来做女装,然后才进入到童装、男装,看似是抓住更多的机会,其实这些品类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强,用同样的方法做不同的事,结果自然不尽人意,这就是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再反观到国外,品牌的多元化路径是集中式、深层次的,精准地瞄准同类用户。比如GUCCI最开始做服装、箱包,然后延伸到彩妆、珠宝、腕表、眼镜等等,这些品类的延展都是围绕目标用户,尽可能多的开发用户的需求。
3、自身定位不清晰被互联网牵着鼻子走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时无刻、随时随地充斥着大量信息,我们通过各种媒介,主动地或者被动地接收信息。
信息的爆发给企业的发展方向、品牌塑造、用户群体等方面带来了很多便利。并非所有信息都是有用的、真实的,企业首先应谨慎判别、理性分析,再选择性地加以利用。
然而,我们的企业很容易被新观念影响,今天电商火了,全力进军电商领域;明天新零售来了,探索下我的新零售模式;后天私域流量满天飞,不能落伍,要迅速建立自己的流量池……品牌定位不清晰,被互联网概念牵着鼻子走,没有发展的主方向,结果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什么都做不好。
因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下,企业要保持独立清醒的思维,回归核心理念:如何满足固定用户的特定需求。电商、新零售、大数据等只是我们获取用户的手段,而且要依据用户特点、产品使用的场景等选择何种手段,最终目的是达成交易。
本文作者黄从宝:时尚零售导师,格悟教育创始人,多所大学讲师,服装品牌顾问。格悟专注于时尚新零售教育,用简单且系统的表达,帮助万时尚零售从业者提升认知,理解经营本质,获得更好业绩。(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络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