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3/4 19:05:00
NB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能把只有1%成功几率的事情干成,比如马云、马化腾,当年就是在资本界的嘲笑和不屑中长大的。而另一种,则是能把已经99%成功的事情搞砸,比如陈年,曾经的凡客诚品被誉为互联网电商新星,一度是京东的强劲对手,却在一年之内就烟消云散。陈年创办凡客的时候曾说,凡客的意思就是平凡的过客,果然一语成谶。雷军的投资眼光有目共睹,几乎从未失败,但作为凡客的天使投资人之一,他也只能无奈地感慨:“这辈子最倒霉的就是投资了凡客。”如今的凡客虽然还活着,但已经没有了灵魂,而对于陈年,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已成了陈年旧事,早已被人遗忘。实际上,陈年不叫陈年,原名王玮,陈年只是他的笔名,或许他从使用这个名字开始,做的就已经不再是自己。年,一个身怀六甲的北京女人来到了山西闻喜县的一个小村庄,她是来找肚子里孩子的父亲的,而怀着的孩子正是陈年。陈年的父亲是闻喜县的第一个北大高材生,与母亲在北大的校园里相识、相爱,但这段爱情却没能获得完美的结局。母亲怀孕后,陈年的父亲去了武汉接受知识分子再教育,而这一去就杳无音讯,眼看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母亲只得远赴山西闻喜县,希望在那里找到这个男人的踪迹。不过,终究没能在那里等到自己的爱人,就在陈年出生25天后,母亲把孩子丢给了奶奶,一个人回了北京,陈年是靠着奶奶每天煮羊奶拉扯大的。在陈年的童年记忆里,一直被同学嘲笑是没有爹娘的孩子,而他自己似乎并不在意,小学时老师布置的一篇作文叫《我最爱的人》,他写的就是奶奶。到了上中学的年纪,陈年去了大连,一来是奶奶无法照顾他了,二来因为父亲在那里工作,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总需要找个依靠。陈年在大连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不过还没毕业就一个人跑到北京去了,至于为什么选择辍学,陈年说,看了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书后,觉得上大学就是浪费时间,不如早点赚钱。陈年自小就对文学很感兴趣,上大学时就曾靠着自己写的东西赚稿费,而到了北京,也同样是延续了一个文学青年的路子。当过报社记者,当过刊物主编,年还自己创办了一个当时文化界的知名刊物《书评周刊》,对于图书这个行当,陈年还是很有心得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年雷军创办卓越网的时候,邀请了陈年一起,陈年就负责图书类的业务,在卓越网上把图书卖得有声有色,一组数据足以证明他的卖货能力。陈年(右一)年,《大话西游》一天内最多能卖掉近万套;年,元一套的《丁丁历险记》一个月内能卖掉多套;年,一周就卖掉了一万套老狼的新专辑,甚至像《钱钟书全集》这样的冷门书籍也被陈年卖成了爆品。不过,彼时的雷军已萌生退意,年把卓越网卖给了亚马逊,拿着钱做起了投资人。而陈年退出了卓越网后,感叹自己多年来的经历,于是闭关8个月写了一本自传体小说叫《归去来》,算是对自己过去30多年的一个小结。书写得挺感人,连万通六君子之一的王功权拜读之后都直言自己被感动哭了。不过,书再感人,也只是过去的故事而已,陈年还想为自己未来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于是又找到了雷军,一番商量之后,再度下海了。年,刘强东拿着今日资本徐新给他投资的多万美元,开始自建京东物流,开启了京东商城的一个新时代。而这一年,陈年在总结了卓越网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推出了服饰类垂直电商平台凡客诚品,主打两样东西,29元的文化衫,49元的帆布鞋。或许源于陈年身上的文青情结,凡客从诞生的那天开始,就带着一股子特别的文艺气息,再加上超高的性价比,让无数年轻人趋之若鹜。当然,还少不了雷军的助力,有雷军亲自站台,IDG、联创策源等多方资本纷纷加入,可以说,在那段时间里,凡客根本就不缺钱。有了钱,干什么呢,当然是烧在广告上,一时之间,全网都是凡客,再加上线下户外广告的大面积覆盖,陈年几乎是把能做的广告形式都做过了。同时还请了两个特别的代言人韩寒、王珞丹:“不是谁的代言人,我是韩寒,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不是大明星,我是王珞丹,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这样的“凡客体”,也引来了各路大神争相模仿、恶搞,但就是在全民参与、娱乐的同时,凡客的营销效果达到了最顶峰,被万年轻人追捧。韩寒、陈年当然,除了广告,陈年也和刘强东一样,自建了物流体系,年,如风达快递配送公司成立,最后一公里的完美体验,进一步提升了用户对凡客的追逐热情。到年,也就短短的3年时间,凡客销售规模突破20亿,估值超过亿人民币,成为中国垂直电商的“王者”。不过,陈年的目标似乎不止是垂直电商,年初,他给公司高管提出了亿的销售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年京东销售额刚刚突破亿,陈年下的这个任务,颇有对标京东的意思,加上和京东一样的自有物流,外界一度把凡客当成京东最强劲的对手。从20亿到亿,是5倍的距离,这么着急要在一年之内达成,很难说是陈年的自信,还是幕后资本方对上市的迫不及待,但结果是,凡客就在年栽了。陈年把任务布置了之后,就放权让各路高管分头去实施,而下面的人开会一研究,仅靠原来的服装、配饰是不够的,丰富SKU成了第一要务。于是,凡客平台上的品类开始疯狂地增加,家电、生活用品、百货一应俱全,真的成了京东了。但不同的是,大部分新增的品类都放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变成了库存,而各部门的员工也不闻不问,只管自扫门前雪。直到有一天,陈年到仓库视察,看到一堆拖把放在角落时,才勃然大怒,并叫停了凡客的品类扩张行动。但为时已晚,凡客的积压库存已经达到了近15亿,而比库存更严重的是,由于品控不严,造成卖出去的产品用后评价都很差,而这对电商平台来说才是最致命的。从年开始,凡客再也不提冲击百亿了,陈年只干两件事,一是消库存,二是还债。但丢掉的口碑哪那么容易找回来,虽然陈年每一年都说情况越来越好了,但现实是,凡客逐渐成了过客。员工规模从超万人缩减到只剩百人,办公地点从东二环搬到了五环外的亦庄,连曾经引以为傲的如风达也养不活了,只能忍痛卖给了别人。年,陈年曾骄傲地说,凡客已消化完了库存,还清了债,终于可以再次轻装上阵了,但与此同时,用户也被消耗完了,曾经的“无人不凡客”早已被遗忘在江湖。还记得陈年在凡客辉煌时曾发下豪言:“如果将来能够把LV收购了,就卖跟凡客一样的价钱,如果把匡威收购了,帆布鞋就卖50块一双”。现在,都成了笑谈。当然,在唏嘘和感叹的背后,陈年最终也找到了凡客失败的原因:“情怀有余,产品不足”,可惜的是,俱往矣,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