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需求、供给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同时出现。中小微企业经营面临困难,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金融危机与疫情肆虐使很多依靠现代市场经济工具大行其道的企业陷入窘境,与此同时,一些建立在原始贸易原理——以物易物基础上的企业确日显活力。
中国的易货贸易模式尚未发展完善,在短期内遭遇了不少困境和挫折。但是中国有易货贸易发展的客观基础,问题在于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展易货贸易,探索适合中国国庆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易货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随着关贸总协定向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演变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我国现代易货贸易呈现出复杂多样,欣欣向荣的局面。在“互联网+”背景下,易货这种模式正好契合了”去库存“之需,是一种帮助中小微企业消化库存积压、转化过剩产能、缓解资金短缺、降低销售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依靠电子商务平台,现代易货贸易摆脱了传统易货贸易在时间、空间和货物匹配方面的束缚,重回世界贸易舞台。结合中小企业操作灵活的特点,易货贸易可以作为销售方式多样化的选择之一。
年9月2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的通知》(国发()10号)提出“支持建设易货贸易服务平台、探索新型易货模式”等指导意见。年11月9日,《国务院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办发()40号提出“修订《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探索新型贸易方式”。国务院文件首次提出“支持建设易货贸易服务平台、探索新型易货贸易模式”等指导意见,易货贸易纳入国家顶层设计且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为“一带一路”、“双循环”、“三去一降一补”等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政策风口,实现了较快发展。
年3月1日中国商业联合会指导首届中国易货节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举行。首届易货节为“十四五”新时期的易货贸易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团结了各界力量,凝聚了发展共识,共同推动中国易货贸易向规范化、职业化、数字化、绿色化、生态化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海金融报:现代易货盘活积压库存。专家指出,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企业库存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变动,但很有可能今天有价值的库存,明天就变得一文不值。而利用现代易货平台,企业既可以解决传统易货的结算难题,还能从多方面获益:1、建立新的业务关系。易货是在保持原有交易渠道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的另一个营销渠道。通过易货结识的新客户,以后还可以成为现金交易的客户。2、降低销售费用与采购成本。企业产品销售要经过批发、零售等环节,环节越多,销售成本越高。易货可大大减少中间环节,节省销售费用,同时,通过易货可以直接将需要的产品易回,节约采购成本。3、成为金融杠杆、融资手段。通过易货可以清理不良资产,利用库存商品进行投资、置换、获得现金、债权、股权等收益。4、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货服务能力。企业进行易货交易,可以减少某些时期生产或服务能力的浪费,改善经营绩效。如一些广告媒体有闲置版块或时段,有些企业则积压食品、服装、家电等产品,却无资金做广告,双方进行易货,使之各得其所。
除基本的清理库存,盘活资产外,易货贸易还在精准扶贫及尾货市场创新等方面有较大发展空间:
1、“社区易货”促进绿色易货创新发展。
2、农产品易货模式促进国家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通过易货模式介入农业项目,实现资源重组、价值重建、渠道拓宽,以换购惠民探索以物换物的方式助力农产品的流通。
3、易货贸易成为尾货市场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尾货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客观存在,是质量符合标准又价格低廉的产品。“易货+尾货”是一种创新模式,易货贸易是推动尾货市场转型升级的有益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