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元旦刚过,科大一附院开元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医护人员收到了一面来自患者家属的锦旗。这面锦旗在寒冷的冬日表达了患者及家属深深的感谢之情!
患者严女士,34岁,育有一儿一女,患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年余,经化学治疗达到疾病缓解,后来又复发,年2月再次化疗后出现肛周感染,反复发热,治疗后好转出院。3月下旬因发热、肛周脓肿再次住院,行肛周脓肿引流术+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从此患者肛周形成窦道,给后续的治疗带来更大的隐患,每次化疗都面临肛周感染的风险。年10月,患者病情再次复发,长期的化疗已经没有让白血病再次缓解的可能,能挽救她的只有挽救性单倍体移植,科主任杨海平和主管医生赵小强告知患者家属,“因该病人肛周窦道形成,移植期间的可能出现败血症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导致移植失败”。反复的沟通和论证,医院充分的信任,最终决定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为这也许是患者唯一生的希望。
我们为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信任而感动,既之而来的是感到压力和责任。众所周知,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必须清除全身的潜在感染灶,否则移植难度加大,死亡风险极高。这样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科室多次组织全科病例讨论、会诊等,制定出最合适的移植方案;移植护理团队提前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用药及日常护理等;*彩娟护士长多次组织移植团队学习,带领大家查阅相关文献,国内并没有找到同类的患者,最后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列出该患者不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