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点上方"幼儿园管理"免费订阅!
儿童预防接种知识问答
问
为什么要给儿童接种疫苗?
答
接种疫苗是保护儿童避免感染疾病的最安全和最有效措施,所有儿童均应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我国国家免疫规划共有14种疫苗,可以预防15种疾病,其中儿童接种的11种疫苗,可预防12种传染性疾病,包括乙肝、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甲肝、乙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结核病。
公众应到有资质的接种单位接种疫苗,接种服务人员应做好接种记录。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应注意保管好接种证。
问
我国的疫苗如何分类?
答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将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府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目前第一类疫苗以儿童常规免疫疫苗为主,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此外还包括对重点人群接种的出血热疫苗和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
问
接种疫苗安全吗?
答
预防接种的服务对象是健康人群,其安全性历来受到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以确保其不对接种者造成危害。此外,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执行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预防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对象进行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从表面上看,预防接种主要是对易感者接种疫苗,其实提高个体免疫水平的同时,必然会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有助于群体免疫屏障的形成。当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即使有传染源侵入,由于大部分易感者接种了疫苗,得到了免疫保护,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机会大大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链已被阻断,传播的范围受到限制,减少了传染病扩散和蔓延的可能性。
问
儿童在预防接种前,家长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
家长应带孩子到*府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有无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等情形,并在接种人员的指导下配合预防接种。例如,在新生儿接种疫苗前,家长需配合接种人员,做好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提供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出生时是否足月顺产、出生体重多少,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有无先天性出生缺陷,是否现患某种疾病等等,以便接种人员正确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并决定是否接种疫苗。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
问
哪些情况下儿童不适宜接种疫苗?
答
急性疾病: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正在发烧,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者,或同时伴有其它明显症状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孩子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再接种疫苗。此外,如果孩子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均应推迟疫苗的接种,待孩子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
过敏体质:个别儿童有过敏体质,容易被家长忽视,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偶可引起过敏反应,造成发生不良反应的后果。所谓过敏体质,是指儿童反复接触某种物质,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反应,出现相应症状,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如果发现过去接种某种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则应停止接种。
免疫功能不全:一般认为,儿童免疫功能不全,不仅预防接种后效果较健康人差,而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接种活疫苗时。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包括免疫缺陷(例如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等。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小心。
神经系统疾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已明确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儿童,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接种疫苗。
问
哪些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答
一是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二是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三是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四是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偶合发病;五是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六是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问
我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和免疫程序是什么?
疫苗接种常见问题,家长须知Q1接种疫苗以后30分钟门诊观察才能离开,真的么?
A:真的。接种疫苗之后在门诊适当时间观察,其实是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小概率的严重的急性过敏反应(实际发生率只有1/万左右)。我国建议疫苗接种以后观察30分钟,美国CDC建议至少观察15分钟。
Q2口服(脊灰)疫苗以后30分钟内不能喝水进食(包括母乳),真的么?
A:真的。小婴儿口服疫苗(注意是口服疫苗)以后立即进食(吃奶)如果发生呕吐(吐奶)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Q3注射疫苗以后当天(几天)不能洗澡,针眼不能碰水,真的么?
A:假的。细菌、病*并不会从针眼中进入身体,接种疫苗之后,针眼不再流血人体感觉无恙就随时可以洗澡了。
Q4孩子*疸未退不能接种疫苗,真的么?
A:假的。婴儿因为*疸未退(净)医生建议推迟(乙肝)疫苗接种没有依据:第一,常见的生理性*疸,主要原因是胆红素生成过多而肝功尚未发育成熟,胆红素代谢受限;第二,乙肝疫苗主要成分是乙肝病*的表面抗原,并非完整的乙肝病*,不会致病也不会影响肝功;第三,即使是病理性*疸也不禁忌接种疫苗,可适当延至病情平稳后接种。
Q5孩子过敏体质不能接种疫苗,真的么?
A:假的。过敏体质不代表一定会发生因为接种疫苗引起的严重的急性过敏反应,也不会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如果孩子过敏体质,可以在接种疫苗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加强观察。如果曾经接种某种疫苗之后发生过严重的过敏反应,可以避免接种相同疫苗。
Q6孩子鸡蛋过敏不能接种疫苗,真的么?
A:假的。部分疫苗含有微量的鸡蛋成分(卵清蛋白),如果是轻微的鸡蛋过敏(口周过敏、轻微荨麻疹)可以接种疫苗;如果发生过严重的鸡蛋过敏,可以在接种疫苗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加强观察。
Q7孩子患有湿疹不能接种疫苗,真的么?
A:假的。如果湿疹不严重,面积小且没有红肿破溃,可以按时接种;如果湿疹很严重,面积大或者有红肿、渗水、渗血,可适当延至病情平稳后接种。
Q8孩子咳嗽、流涕、发热、腹泻等情况时不能接种疫苗,真的么?
A:假的。轻微的咳嗽流涕并不影响接种,明显的感冒发热腹泻等症状,可以症状缓解之后尽快接种。
Q9推迟接种疫苗会影响疫苗保护效果,真的么?
A:真的。虽然推迟接种不会直接影响疫苗效果,但请尽量在推荐时间(间隔)接种。推荐的接种程序是经过研究择优的,孩子在此特定阶段接种某种疫苗免疫效果最佳。为了能让孩子及时得到疫苗的有效保护,如果因为疾病等原因推迟接种,请在症状缓解之后尽快接种。
Q10孩子患有蚕豆病不能接种疫苗,真的么?
A:假的。蚕豆病患儿可以接种任何种类和类型的疫苗。
Q11孩子患有哮喘不能接种疫苗,真的么?
A:假的。如果处于平稳期就按时接种,如果正处于急性期可以待症状缓解之后尽快接种。
Q12孩子患有先心不能接种疫苗,真的么?
A:假的。如果没有临床症状或者处于平稳期(即使尚未手术治疗)就按时接种,如果正处于急性期或者术后,可以待症状缓解之后尽快接种。接种后孩子大声哭闹可能引起或者加重症状,家长尽量控制好孩子的哭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接种减*活疫苗之后,可能出现心跳过速、发热等反应,有诱发心衰的可能;频繁感冒的先心病患者,接种减*活疫苗之后,有发生心内膜炎的可能,所以在接种疫苗之前应提前告知医护人员个人病史。
Q13孩子曾发生过热性惊厥不能接种疫苗,真的么?
A:假的。曾经发生过热性惊厥的患儿,可以按照原计划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以后如果发生发热,针对发热进行护理即可。
Q14孩子曾发生过癫痫不能接种疫苗,真的么?
A:假的。癫痫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建议正常接种。有些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白百破疫苗)接种后会有体温升高,发热可能诱发或者加重癫痫发作,但长期随访研究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接种此类疫苗之前提前告知医护人员个人病史,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新型疫苗,并且了解掌握发热的护理方法。
Q15孩子曾接种过丙球不能接种疫苗,真的么?
A:假的。静脉使用丙球可能对注射类的活病*疫苗(麻疹、麻风、麻腮风或者水痘疫苗)有影响,但并不影响其他的疫苗(口服的减*活疫苗、灭活疫苗)。在接种注射类的减*活疫苗之前,请告知医护人员具体情况。无论如何也还是建议按照原计划进行预防接种。
Q16孩子患有肛周脓肿不能接种疫苗,真的么?
A:假的。除非是口服的脊灰疫苗要待症状缓解之后。建议可以改成注射的脊灰疫苗。
Q17孩子具有“耳聋基因”被建议“禁用有耳*性的抗生素”,某些疫苗中含有一些有耳*性的抗生素,这些疫苗就不能接种,真的么?
A:假的。一支合格疫苗里的抗生素残留,还没有一口合格禽畜肉里的抗生素残留多。假如这个基因检测的结果确实值得参考,也只是说明你的宝宝接触有耳*性的抗生素后,发生耳聋的风险比其他人要高,应尽量避免使用治疗剂量的有耳*性的抗生素。
Q18孩子使用抗生素治疗短期内不能接种疫苗,真的么?
A:假的。目前所有接种的疫苗中,除了出生时接种的卡介苗是活菌疫苗,其余都不是活菌疫苗,所以完全不必考虑抗生素治疗对疫苗接种的影响。请在疾病症状缓解之后尽快按照原计划预防接种。
Q19孩子使用雾化激素治疗短期内不能接种疫苗,真的么?
A:假的。目前没有证据发现雾化激素治疗会影响疫苗效果,请在疾病症状缓解之后尽快按照原计划预防接种。
Q20一种疫苗的标准接种程序中不能更换不同厂家的疫苗,真的么?
A:假的。正常情况下,一个标准接种程序中,当然建议使用同一厂家的疫苗。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的疫苗完成一个标准接种程序,可以换成其他厂家的同种疫苗替代。
Q21一种疫苗的标准接种程序中两针疫苗的间隔时间因故延迟太久,这个疫苗需要按照接种程序重新接种一遍,真的么?
A:假的。不必因为延迟而把之前的接种剂次再重新来一遍,但请尽量在推荐时间(间隔)接种。推荐的接种程序是经过研究择优的,孩子在此特定阶段接种某种疫苗免疫效果最佳。为了能让孩子及时得到疫苗的有效保护,如果因为疾病等原因推迟接种,请在症状缓解之后尽快接种。
Q22打完疫苗后发热且血液白细胞和(或)C反应蛋白升高,要用抗生素吗?
A:疫苗是减*、灭活的细菌和病*,或其碎片,进入人体,模拟严重感染性疾病的部分过程,刺激免疫系统成熟一种方式。接种疫苗后若出现38.5℃以下的发热,发现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和(或)C反应蛋白略微增高,且排除了其他疾病可能,应考虑为体内开始出现免疫反应,是疫苗接种成功的标志,此时没必要使用抗生素。
Q23接种疫苗之后轻微发热怎么办?
A:接种疫苗之后可能会有一过性的发热,一般低于38.5℃,在接种后的24小时内发生。如果孩子精神不错,增加饮水(或者吃奶)注意休息即可,或者按照发热常规护理。
Q24接种疫苗之后局部红肿怎么办?
A:接种疫苗之后,接种处局部红肿,可以先进行局部冷敷,如果接种处局部红肿较长时间不退,可以再进行局部温(热)敷。
Q25因为要带孩子回老家住一段时间,可以在规定间隔时间之前接种疫苗吗?
A:可以考虑略微延迟接种,但是不能提前接种,提前接种会影响接种效果。也可以带好接种记录本,去当地安排接种(全国免费疫苗的接种程序基本相同,自费疫苗的接种程序略有不同,具体提前咨询当地接种门诊的医生)。
Q26:可以不打计划外(第二类)疫苗吗?
A:计划内(第一类)和计划外(第二类)疫苗的区别其实只是管理不同,前者由*府买单,后者需要自己买单。哪些疫苗种类被纳入计划内免费接种,与相应疾病对人群健康危害和社会经济负担密切有关。我国暂时不能做到全部疫苗都免费接种。对于婴幼儿来说,接种计划外疫苗可以获得更为广泛的保护。
Q27:通过感染疾病获得的免疫效果比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效果更好?
A:有些传染疾病及其合并症对人体伤害极为严重,直接危害生命或者导致终身残障,人体不可能完全依靠通过感染各种疾病去获得相应疾病的免疫能力。让孩子通过一次一次罹患疾病获得相应疾病的免疫能力成本很高代价很大,不仅孩子反复经受疾病折磨,还有终身残疾和失去生命的风险,即使生病之后采取人工被动免疫治疗也可能无法补救。
Q28:接种疫苗之后是不是一定不会得病了?
A:由于疫苗的生产技术和人的个体差异等原因,并不是所有人在接种疫苗后都能获得百分之百的保护。但大多数常规使用的疫苗,接种后的保护率在百分之九十左右(轮状病*疫苗的保护率稍低),也就是说,接种过疫苗后可以大大降低得病的风险。此外,不能从疫苗的名称上去理解预防效果,比如除了肺炎球菌,其他病原微生物也会导致肺炎,所以接种13价肺炎疫苗,只能预防大部分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而并非预防所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肺炎。
Q29:接种疫苗之后是不是终身不需要接种了?
A:每种疫苗所提供的抗体保护时间不一样。接种疫苗之后抗体滴度逐渐上升,达到高峰之后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然后滴度逐渐下降,滴度降低之后保护作用就会减弱,为了维持抗体滴度较好水平,有持久稳定的保护效果,需要间隔一定时间之后加强免疫,且不同种类疫苗有其最合适的接种时间、接种间隔。
Q30:哺乳期也可以接种吗?
A:哺乳期的女性可以接种成人标准剂量的疫苗。根据美国儿科学会(AAP)年对传染病的报道,哺乳期可以接种活疫苗,也可以接种死疫苗,所有用于妈妈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对于哺乳期的婴儿都是安全的。接种活疫苗后,进入母乳中的病原微生物已经衰弱,并不会引起母婴疾病。确实需要的情况下,哺乳期妈妈安心接种疫苗吧。
本文来自宜宾市疾控中心、
近日,医院胃肠肛肠外科团队在病区主任郑小明主任、柔性人才引进教授省中医结直肠外科主任刁德昌教授的带领下,成功为一位肿瘤距肛门约4.5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经腹经肛双镜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在保证手术根治性切除肿瘤的同时,为患者保住了肛门。
目前患者已经顺利出院,该手术的成功开展使本地区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家门口也能接受到更精准、快速的保肛治疗。同时,标志着医院胃肠肛肠外科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领域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现在,一院君带你去了解一下整个手术过程情况吧!今年60多岁的李阿姨前段时间被确诊了直肠癌,且骨盆狭窄,肿瘤相对较大,肿瘤下缘距离肛门仅约4.5cm,属于低位直肠癌患者,按临床分期可以先行手术治疗,但传统腹腔镜经腹手术需要在腹部开一个8cm的切口,可能需要临时或永久造一个人工“粪袋”,严重影响李阿姨生活质量与自尊心。在医院胃肠肛肠外科团队下,经多次商讨,决定选择使用TaTME技术,即通过双镜联合、精准治疗下,在保证手术根治性切除肿瘤的同时,为患者保住了肛门。△腹腔镜下经腹经肛双镜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直肠位于消化道末端,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网络图
TaTME手术优势传统的手术方法:就是挖除肛门,这对大部分患者来说常常难以接受。此前,医院胃肠肛肠外科已经开展多种低位直肠癌的腹腔镜保肛术式,但仍然有一部分低位直肠癌患者不能保肛。
TaTME这一手术方式的优势:就在于经过肛门由下至上用腹腔镜技术为极低位直肠癌患者在保证手术根治性的同时保留了肛门,可以极大的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让患者告别粪袋,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手术操作难度大由于该项手术要求术者对盆腔解剖结构非常熟悉,并有熟练的腹腔镜操作基础,操作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目前在国医院能够开展。
近日,经过充分沟通和麻醉科、手术室术前准备,胃肠肛肠外科手术团队组成了由郑小明主任医师、刁德昌教授、张楠主治医师担纲的经肛组和由张清副主任医师、区基文主治医师担纲的经腹组,两组分头出击,同时上阵,在麻醉科邓海洪主任、余镇佳主治医师及手术室普外专科护理顾洁玲主管护师的大力协助下,经肛组“从下往上”进发,经腹组按传统手术入路“从上往下”分离。
经2个多小时,双镜成功在腹膜返折线会师,共同协作完成了本例TaTME手术,完全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及消化道重建,没有在腹部留下手术切口,为患者成功保留了肛门。
△腹腔镜下经腹经肛双镜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
手术成功整个手术过程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第二日就可以下床活动,并进清流质饮食,目前患者肛门功能良好,已经顺利出院。双镜成功在腹膜返折线会师(肛门组视野)
圆盘拉钩进行经肛操作
患者术后腹部伤口图片
▲左右滑动